是2018年的剧啦,最近在因为职业原因又翻出来仔细看了一遍。一共只有十集,每两集讲述一个故事,基本都围绕家庭教育,有点都市怪谈和黑镜的感觉,家长想要掌控孩子也好,周围升学的压力也好,学生学习也不是什么单纯的事情了,虽然表现手法都比较夸张,但是基本都能够在现实生活找到例子。比如高知妈妈结婚生子后变成家庭主妇,对着成绩不好的女儿责怪“要不是为了你们,我现在也是教授,现在只能在这受你们的气”“你爸爸系主任欸,系主任的女儿考试不及格,丢死人。”让孩子成绩好难道只是为了家长的面子吗?在剧中茉莉妈妈在姐妹俩的房间里安装24小时的监控,现在很多课堂里也是这样,甚至可以用来判断学生的注意力是否集中,这种监视行为真的可取吗?剧中妈妈撕毁茉莉的得奖小说,让她不要把心思分散到没有用的东西上面,只关心孩子的分数,最后只能依靠提取自杀死亡后女儿的记忆才发觉自己的失责,实在太令人伤心了。在另一个故事孔雀里面,高中生因为缺钱和孔雀作利益交换,最后变成滚雪球的高利贷无法偿还,母亲迫不得已代替还债变成了孔雀。很像在映射之前学生贷款卖血去换钱攀比或者超前消费的现象,因为学生一时的攀比心理,最后酿下大错无力改变只能让父母去填。
着重讲一下最后一个故事,也即第九、十两集,这个故事叫做“必须过动”,整体基调相较于前面几集更加压抑阴暗,故事大环境为整个社会以考试成绩来定终生,考多少分数,就代表能去做什么职业,家里是住别墅区还是鸽子笼,每个女人都要去领取胚胎,养育孩子,以孩子的成绩来判别这个母亲是否称职,没错!在这个故事里女人的职业只有母亲。孩子考满分,母亲的等级也会水涨船高,获得金质勋章,到处演讲。孩子考不好,母亲也只能跟着去住棚户区,孩子考到及格线以下,甚至会被杀死,他的母亲也会被剥夺再一次做母亲的权力。“必须过动”中的过动,就是故事里的“胚胎”天生带有瑕疵会得的一种疾病,类似于现实中的先天性疾病,这种“胚胎瑕疵”一旦确诊,得病的孩子就会被送去销毁(故事中被美化为“精进”)。而由于胚胎瑕疵是政府过失,所以母亲不会收到影响,政府会再次分配给那个母亲一个胚胎重新养育。在故事中,活泼善良的若娃因为成绩不好被母亲欺骗假装过动症希望躲过考试,但是母亲其实希望成绩不好的若娃被销毁,这样自己就会得到新的胚胎,而不是由于若娃的成绩只能去鸽子笼居住,她甚至不爱自己的孩子,只是把孩子当作自己住豪宅、提高社会地位的工具。政府将反对以考试定阶级的人打为反动分子,对他们的其他才华视而不见,只靠试卷和考分一刀切,对女性洗脑“教育促成阶级流动”“母职万岁”,流水线一样安排每个人的岗位,想做医生,考90分,想做木工,考五十分。这种环境下不是被洗脑就是被毁灭。在第十集,前几集故事中的“问题少年”聚在暂时的乌托邦里,开发自己的天赋特长一起举杯庆祝来之不易的自由,最后因为秘密泄露再次被政府军队镇压,而泄密的母亲一脸和蔼的向镜头道出“爱孩子先要爱自己。爱自己,总是会有方法的。”让人不寒而栗。
剧里也有一些小BUG,对整体影响不大,总的来说还是难得的教育类好剧,看完父母和小孩都会有一定的反思,强烈推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