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於本週楓岫主人有戲份卻無台詞,在下僅以上週29集中楓岫與雙身之武戲淺析,表達敬意。 9sifc<za
若文中對劇集片段細節描述有所脫誤,還請不吝指教。(文章冗長亦盼見諒) hMh8)S
nc!P
!M
去掉中間劍子仙跡與逆吾非道的對戰,楓岫與雙身之武戲共分兩段,總長七分餘。 >uN{cohs
#HpF\{{v
先簡單介紹觀看劇情片段時幾個參考方向: nxkbI:+t
6LrG+p`
1.劇情/內容:這段影片中的主題(情結)、事件發生/呈現的順序安排 9^,MC&eb
2.操偶技巧 BMkN68q
3.攝影:鏡頭捕捉(遠近鏡頭、特寫等)、分鏡、剪接 <spVUp
4.對白&旁白 9}p?h1NrY
5.配樂:選曲&剪接 $014/IB
選曲:a.選用特定人物之文戲、武戲或情境配樂,或非當事人專屬之配樂。 85+'9#~!
b.對戲當中,至少有兩方勢力,要選哪一方的配樂(或不屬任一方之配樂)。 $n\{6Rwb
剪接:因為每首曲子中各個樂段的特色與氣氛不同,故採用一首曲子時, _]@
不會每次都從頭開始播放(對於霹靂配樂的剪接,長期表現來說我很滿意)。 V6P2W0m
sygxV
通常,要能注意到至少以上所說的項目,只看一次,應該很難。 O%L]*vIr
就像看一部有一定內容與深度的電影,前三次[用心]觀看應該會有明顯不同層次的理解與感受。 VPoA,;Y"-
(有些影片看超過三次後仍然能讓觀眾有不同領會,當然,也跟觀眾的悟性有關。) gQMcQV]C$
v% 6uU
進入正題,<霹靂寰宇之龍戰八荒29集.雙身圍殺楓岫> M?l/_!QB
個人淺見、疑問與賞析 k!l\|~
F_.rLgGY
※旁白對白部分: ]Jz2[F"J
jD1/`g%
1. [女戎]一掌劈出,擊潰楓岫「玉碎心思」 P0VXHE1p
我第一次看時,感到詫異不解。 =jXBF.
雖然天蚩接著有說「妄想與我同歸於盡」,我還是不太能很自然的將兩者做連結。 *:S_v.Y3"
也許編劇是從「寧為玉碎,不為瓦全」或「玉石俱焚」還是「玉石俱碎」中採得靈感(?)。 uF,F<%d
但是個人覺得莫名不自然,不知道有沒有人有同感,大家一看到就能想到「同歸於盡」嗎? yuIy?K
V>D8l @
2.楓岫臉上露出慨然微笑,疾身應招,「撲向步近」天蚩 AX($LIy9P
我第一次看到的解讀:楓岫撲向(朝自己撲來的)天蚩。 Od_xH
後來想了想,「撲向」與「步近」兩個動詞的主詞應該都是楓岫。 O(x1Ja,&
◎疑問點:「O向」這種動詞後面通常是直接接受詞吧? pGz 5!d
例如: {Tx"G9
1.女戎「走向」楓岫 (我們不會說:女戎「走向靠近」楓岫) prtNfwJz1j
2.女戎一掌「擊向」楓岫 (我們不會說:女戎一掌「擊向直取」楓岫) #&0G$~
NULew]:5
因此,「撲向步近」這種動詞組合,個人認為,在語言表達上有混淆觀眾理解之虞。 m1bkY#\ U|
)Y4;@pEU
3.「黔驢技窮」 r@")MOGc
楓岫受女戎一掌倒地時,天蚩對楓岫說「若是黔驢技窮,那就瞑目吧。」 eXKpum~
◎違和點:黔驢應該是指能力普通、表現平平之人,說楓岫智者末路之類的還差不多。 )
uM*`%
當然,天蚩這樣說,可以視為無懼楓岫能為、與必敗楓岫的自信。 s&v7<)*q
但我個人覺得旁白設計上,也許可以在強調天蚩優勢之時,同時不會削減楓岫在智能、武力多方面的定位。兩強相鬥而能勝出,不是更可以突顯勝方威能嗎? tofX.oi+C$
Sc b'
※楓岫之操偶部分: mok94XuK)
mIW8K
):
1.翻袖 (\8IgQ{
總共翻了兩次,都是左右手同時由內向外翻。 HSwC4y}
(之前翻袖場景有:楓岫自家宅中作法,移山動河、對戰一頁書……) BD.&K_AW
基本上,操偶中翻袖的動作,透過視覺效果都有烘托氣氛的正面功能。 74_':,u;]~
V.w
L
2.劈腿 l,fwF ua
女戎彩帶掃向楓岫,楓岫一個劈腿在地,被拖過去。 _oz1'}=
之前楓岫對上一頁書時也有劈腿,當時就覺得看不習慣。(因為是男性角色?) r+=%Ag
不明白為什麼要設計劈腿的武術動作給楓岫,看不習慣。(個人感覺) {CH5`&
像之前醫治天狼星時,使出一剪紅林葉九秋時的馬步就很不錯,姿態跟氣勢都有出來,劈腿就…… >c`r&W.t
回到這次與女戎對戰,如果不劈腿, uNKf!\Y
也許可以演成例如:楓岫腳步輕點,在女戎收回彩帶時,順勢近身……。 Z.}Z2K
"2 \},o9
3.甩頭(髮) W3+;1S$k
先散髮再甩頭,視覺效果更加顯著。(讚!!!!!) g"{`g6(+
整套甩頭動作:逆時針半圈→甩回後→甩向前→再甩向後。 `.i #3P
四個環節,一氣喝成,觀眾情緒被拉至頂點,等著看後續如何。 V36u%zdX5n
L;\f^v(
※楓岫武學使用: PGd?c#v#
E]w2
{%
1.還語東風(對招天蚩) = }ELu@\V[
上次使用是與天不孤對招,將七神針全數擊回,帥氣滿點。 /np05XhEa
這次使用顯然不敵天蚩(接招後吐血),但出招瞬間的操偶與畫面捕捉,動感十足! ^O.` P
所以呢,究竟還語東風能不能以其人之招還送其人,還得看對方等級。 ,NAwSmocVP
}!uwWBw`
2.神霄共雷(對招女戎) qrHCr:~
上一次使用是對戰拂櫻。 DX0#q#
當時楓岫從集氣到放招,動作動畫鋪陳,儼然極招,而且放出來的是「黑色龍形」。 ' QSj-
相較之下,這次使用就毫無鋪陳,動畫也很普通,氣勢完全沒出來,遺憾。 /&N\#;kK?b
@Os0A
3.一剪紅林葉九秋(面對雙身逼殺時的對招) %MCJ%Ph
這次對戰,楓岫搏命一拼,理當是拿出絕招。 63`5A3rii
我想,看到這邊大家應該都情緒高漲,期待看到楓岫接近底線的表現能為。 5{gv\S1
◎失望點:這招醫治天狼星時就用過了。 M1z ?E@kz
雖然只是個小細節,但是我想觀眾都很期待楓岫的「極招」吧,結果並無新意,難免失望。 QVF561Yz
我沒嫌編劇偷懶,我也不需要斤斤計較旁白裡幾個字句。 HCKocL/]h
但是,想要真正打動觀眾,就必須儘量在每一個環節上,有所講究與鋪陳,進而營造出高潮氣氛。 lFp:F5
看到這[舊]招,我滿心期待瞬間大打折扣。 <S^Hy&MD>
所謂鋪陳烘托,在劇情,在旁白對白,在配樂,在操偶,在鏡頭操作,在所有能掌控的細節。 18^K!:Of
而細節這種東西,就像錦繡織緞一般,上面每一針每一線,都是成就主體不可缺少的關鍵。 C>Q|"Vf2
B='(0Uxy-
※配樂使用: H'IxB[
%x./>-[t
除了以【妖世滅佛】(佛業雙身武戲/霹靂英雄精選二十三)開場, y*Gq VA[
之後全場以【天啟之章】(霹靂天啟預告曲/霹靂英雄精選二十一)貫串剪接。 s"`Oj5
曲子選的好,曲段剪的更是好! ,Yn$X
\#v(f2jPF
【天啟之章】本來就是不同曲段各個特色鮮明,曲段之間承接的編曲亦連綿細膩、可圈可點的上選之作。 = Rn
鼓陣之勢,緊湊節奏張力無窮、氣勢萬千,帶出豐富的動態印象; ta@fNS4
笛聲初出時低迴幽抑,而後逐漸拉尖拔高,將氣氛推至最高,為全曲意象表情轉折之關鍵。 Y
.E.(\
特別注意,還語東風、一剪紅林葉九秋與雙身對招[瞬間],配樂都是【天啟之章】中鼓陣樂段。 \'r;1W
(還語東風出招時是音樂剛好放到那段,一剪紅林葉九秋時則是經過剪接。) >E7s}bL"
z5_jx&^Z
這場武戲讓我對此曲好感大增,更留下絕佳的深刻印象。 9!PM1<p
亦如漠刀絕塵(前往救御不凡的場景)之於【決戰玄機門】(謎城總收幕/霹靂英雄精選十一)。 Xyu0np;@
}Ui)xi:8
總結:加加減減之後,個人給這段武戲83分。 _aU
:[v*!
配樂部份幾近完美,只可惜其他部分瑜中有瑕,難以忽視。 [s+FX5'K
FzOlM-)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