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到这么长的回帖,雲很感動,我並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素迷,對素素僅僅是存在好感,並非狂愛,所以言辭中的確有許多不妥之処。 upD2vtU
,$lOQ7R1(
由於語言功底欠火候,“身不由己”雲的理解可能文中並沒有完全表達出來。雲並沒有看完早期的劇情,僅僅靠文字劇情還是很不夠的。只是,我覺得素素卻有身不由己的時候,比如崎路人的事件。我知道這個事件可以説是很多人不喜歡素素的導火索,不過,在我看來,作爲一個正道的領導者,素素並沒有做錯什麽。但,畢竟是一場兩難的選擇,所以“身不由己”。 n'dxa<F2|
]i}3`e?
土能濁河,而不能濁海;風能拔木,而不能拔山。素素是人,而不是神,自然是有自己的欲望和想法的,比如在面對續緣的問題時,素素的確存有私心,可這並不影響他的清廉,正是因爲他愛護兒子,使得他的整個形象愈加爆滿,使得他在神聖的同時充滿了人情味,這正是柔軟心的表現。所以,素素像是一片海,他把自身的欲望很好的控制在一條河之内,河水以外的流域依舊清澈見底。而如鬼梁之輩,不能控制自身的欲望,使得受污染的河水流往他処,繼續污染著他整個人。 zsQhydTR
~Sr`Tlp
同樣在江湖,同樣是江湖人,鬼梁與素素不同的根本點在於能否控制其内心的貪慾。一旦貪慾不能滿足就成心魔。素素之所以能在江湖上存活那麽長時間,就是他安住于自己的心。 ;bC163[
P[l?
這世間,人人都是癡人,沒有誰能逃脫七情六慾的控制,活得輕鬆還是痛苦但看内心的修為。有人能“榮辱不驚閑看庭前花開花落,去留無意漫隨天外云捲雲舒”,有的人卻爲了一己私欲殺人放火搶劫強姦。社會也是江湖,江湖人就有江湖人的規矩,所以,每個江湖人才是“身不由己”。正因爲每人的行爲準則皆一樣,所以才能看出誰善誰惡,不是嗎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