轉自yahoo... aZmN(AJ8v
+hN>Q$E
更新日期:2007/05/19 09:27 記者:【張翠芬/台北報導】 uVEJV |^/
據統計,國人成人脂肪肝盛行率約在25~36%之間。脂肪肝也就是俗稱的「肝包油」,絕大多數人平時都沒有不適的症狀,都是在體檢之後才驚訝地發現自己竟然已經成為脂肪肝的患者,脂肪肝到底要如何治療?醫師指出,過去的觀念認為脂肪肝不需要治療,只須從飲食控制並配合適當運動,但目前的新觀念是應積極的處理,以預防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等惡疾。 Cab.a)o
al2lC#Sy
台大免疫學碩士、賴清旭中醫師指出,脂肪肝是指肝內的脂肪特別是三酸甘油脂的含量超過肝總重的5%以上,使得肝臟腫脹,從原來粉紅色變成黃色。臨床上將又分為酒精性脂肪肝與非酒精性脂肪肝兩種,前者與酗酒有關,後者則多由肥胖、高脂血症、急慢性肝炎、糖尿病、營養失調、減肥時體重減輕過快、藥物副作用或是先天性代謝疾病所引起。 (tg.]q_=u
^FLs_=E
賴清旭醫師表示,從前認為脂肪肝大多不需要治療,只要飲食控制加上適當運動即可,但最新研究顯示,酗酒、病毒性肝炎引起和嚴重的脂肪肝,都有可能會造成肝細胞纖維化,甚至進一步演變成肝硬化、肝癌等惡疾;而長期血脂肪偏高,也會使血液混濁,血液流速降低、循環變差,進而衍生多種心臟血管疾病。因此近年來醫界對於脂肪肝的態度由消極的衛教輔導,轉變成積極針對病因來預防及治療。 D4L&6[W
1iF=~@Nz_
賴清旭指出,脂肪肝在中醫理論中屬於「痰症」、「肥氣病」,血脂肪升高又與「痰濁血瘀」有關。患者多是因長期飲食不當、缺乏運動,使得肝失疏泄,脾失健運,最終造成脂肪肝,所以治療上必須把握「疏肝利膽、健脾去溼、化痰散瘀」三大原則以處方用藥。 aw*]b.f
vJ&_-CX
賴清旭說,臨床上治療脂肪肝,可以分成肝胃不和型、肝膽溼熱型、脾虛溼盛型和瘀血阻滯型等四大類,須依據患者體質症狀,辨證論治,選用加味消遙散、龍膽瀉肝湯、大柴胡湯、六君子湯或血府逐瘀湯等方劑,同時並酌加有降低血脂肪功能的中藥,如山楂、荷葉、決明子、何首烏、丹參、川七、紅花等。此外,在日常生活中可搭配綠茶、紅麴、洛神花等藥食長期服用。 4#IT" i
A*OqUq/H`;
賴清旭強調,脂肪肝是一種良性疾病,如果能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,原則上是可以回復的。減重瘦身也是必要的治療項目,但必須按步就班,若在短期內快速將體重減輕,會造成肝細胞大量破壞死亡,反而使脂肪肝更加嚴重,得不償失。